我國煤礦開采地質多為環境復雜、作業難度大的井下,因此,煤礦開采被列為高危行業。生產過程需要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煤礦的生產管理極為重要。但是,很多煤礦的生產管理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煤礦企業對在生產投入不足,技術相對落后,導致基礎設施薄弱,當礦井開采深度的增加,很難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足夠的支持,導致了很多事故的發生。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建設完善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通知(安監總煤裝[2010]146號要求煤礦要按照在災變期間能夠通知人員撤離和實現與避險人員通話的要求,進一步建設完善煤礦無線通信聯絡系統。
山東新云鵬KT393
井下4G無線通信系統采用煤礦多系統融合協同控制新模式,對程控電話、無線通信、應急廣播、局部擴播、人員定位等系統信息集成,實現多系統互聯互通、聯動控市和統一調度指揮。
KT393
井下4G無線通信系統在煤礦中的必要性
1.融合多種通信系統,實現各系統的互聯互通、調度指揮。
能夠集成融合程控電話網、移動通訊網、人員定位網、應急廣播網、局部擴播網等通信聯絡系統,實現“多網”通信的集中調度指揮和互聯互通,在緊急情況時能夠實現對各系統的統一調度,一鍵呼叫廣播,為應急救援提供保障,
2.擴大應急救投廣播的覆蓋范圍,為應急救授提供快速通知、聯絡手段
實現對礦井主要區域的擴播覆蓋,以便在發生陵情時,可以在調度指揮中心通過廣播系統在最短時間內用最便捷的方式向井下人員所在的地點下達安全廣播指令,及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高,全面提升煤礦安全保障能力。
3.實現對煤礦局部擴播資源的集成,實現井上下的擴播通信。
能夠對礦井已有的局部擴播資源進行整合(如皮帶集控、工作面等沿線的載波通信、擴音電話、音箱通信),實現煤礦現有的多種類型號語音裝置具備井上下通信的的功能,最大化的利用已規劃設計的擴播資源進行擴播全覆蓋。
4.實現安全監測、人員定位系統的語音聯動。
實現安全監測、人員定位與通信聯絡系統的集成聯動,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系統能自動進行語音報警和緊急通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近年來,計算機、通信、自動化、電氣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逐漸在煤礦行業中得到應用。2010年,國家安監局便要求煤礦企業必須安裝“煤礦六大系統”,包括對生產環境的監測監控、井下人員的定位管理、井上井下的通訊調度、遇到災害后的應急救援等方面,從多方位保障了人員及生產的安全。
隨著
井下4G無線通信系統的使用,煤礦生產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事故的發生率逐年下降。煤礦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未來,現代信息技術必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